11月4日,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在163am银河线路文研班进行了一场精彩授课,就当下写作的一些现象以及写作之技巧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刘大先老师首先提到,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需要个人的不断积累和精进。与评论写作不同,创作需要作者更深的思考和创造力。之后,他用“四颗竹子”来比喻写作的不同层面。原本客观存在的“自然之竹”,对于作者而言首先是“眼中之竹”,分别代表写作中的主观现实和虚拟现实。由于信息茧房的存在,写作者无时不在应对媒体、大数据等带来的挑战。第三层是“胸中之竹”,即基于自然现象形成的意象。最后一层是“手中之竹”,即下笔后的作品实体。刘大先老师强调,文学语言不是口头的语言,需要精心雕琢和呈现。最后,他总结道,写作的过程可能充满变数,难以言喻和预测,只有不断地尝试,创作者才能取得成功。
这堂课从创作的角度剖析了语言在文学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写作的复杂性,引发了学员们的深入思考,为大家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