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有泥土,笔下才能有文章。初冬的乌审大地,天空湛蓝深邃,大地苍茫悠远。11月10日至12日,163am银河线路党委书记张丽萍教授、新闻系教师刘寒娥、邢渊渊、马骐、刘研、王潇雨带领22名新闻系本科生、硕士生赶赴鄂尔多斯乌审旗,探寻人类文明遗迹,追寻红色文化印记,感受绿色生态成就,引导学生在行走的新闻实践中深刻体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同学们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动真情,在行与思中践行“四力”,用心感知乌审旗“传红兴绿”的生动故事。
师生合影
乌审旗位于自治区最南端、地处呼包鄂榆城市群和蒙陕宁能源金三角核心区域的,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核心地带之一,举世闻名的河套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在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师生们亲眼看到了震惊世界的“鄂尔多斯牙齿”——一个深埋地下的原始痕迹被揭开神秘的面纱,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又有了新的例证。此后,一批又一批的专家学者来到萨拉乌苏,开展考古挖掘工作,萨拉乌苏从此走出乌审旗,走出内蒙古,走出中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符号。2013年,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十年后,鄂尔多斯正在加快“河套人”遗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工作。今天,团队师生来到萨拉乌苏,跟随历史脚步走近河套文化,走近河套人,深刻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感受北疆文化的深厚内涵。
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内的大角鹿
乌审旗是全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之一,也是中共中央进入陕北后开展内蒙古革命斗争的切入点。在乌审旗革命故事讲习馆,同学们通过触碰地图上的红色点位参与互动,当年的行军路线以及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慢慢浮现在眼前;在中共乌审旗委办公旧址,师生们走入廊道高度不足1.7米的窑洞,脚板踩着黄土地,头顶顶着黄土屋,阅读泛黄的文献,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年中共乌审旗委干部们的艰苦生活环境。展柜里陈列着的文物见证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也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传递给今天的我们。
中共乌审旗委办公旧址
体验红色互动路线图
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馆内资料
在星火广场,同学们观赏了乌审旗人骑着马匹赶往延安的雕像,百年前蒙古族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学习的画面随即映入眼帘。抗日战争时期,数百位蒙古族青年来到延安,学习历史、军事、马列主义和民族观。一批批青年将延安的革命思想、民族理论带回了草原,把实现草原的解放与中华民族的解放紧紧结合在一起,将思想和理论的力量转化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指引。
星火广场雕塑
今天,红色已是乌审旗的底色。乌审旗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吸引了无数青年、干部们到此研学、培训。新闻学子们来到乌审旗的红色教育基地,带着笔和相机触碰历史,学习红色革命文化,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历史的巨大变革,接受着红色基因的洗礼,寻找着乌审旗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
在牧区大寨博物馆,同学们借助裸眼VR视频感受七十年前乌审召的“黄沙滚滚半天来”“一半草场沙里埋”,重温宝日勒岱在毛乌素沙海掀起的绿色革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宝日勒岱领着乌审召人,一棵树一棵树地种植,硬是在沙漠中开出了一条绿色之路。10万亩流动沙丘被封固,近6万亩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林草葱郁的草牧场,造就了闻名全国的“牧区大寨”精神。
师生观看牧区大寨老照片
师生登上毛乌素沙地歼灭战绿化示范项目基地
从沙地的环境治理到沙地里的产业经济,乌审旗人在拯救自己的生存家园后,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驰而不息地在沙地上发展生产,用生态资源盘活了重点贫困村的经济,使其从“空心村”一跃成为“百万村”。
在乌兰什巴台村,团队师生与刘二飞书记促膝长谈,听他讲述沙柳成金,带领全村百姓走上致富路的奋斗故事,从边陲小镇的多元发展中品味乡村振兴的成果,领略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同学们第一次走进全球最大“绿氢+”煤制烯烃项目,近距离接触 “以氢换煤、减碳增效”的煤化工新技术,真切感受到乌审旗在生态转型发展道路上,将生态与产业并举,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感受沙柳颗粒
了解鄂尔多斯细毛羊
厚植绿色家底,铺染生态底色。乌审旗成千上万个治沙人用自己的双手改善赖以生存的家园,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歌谣”,描摹出“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愚公移山、利在长远”的“乌审精神”以及“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这种精神指引着乌审人民踔厉奋发,为建设中国北疆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持续团结奋斗着。
团队成员拍摄沙地植被
三天行走,风尘仆仆,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师生一行实地调研、走访了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巴图湾红色小镇、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牧区大寨、毛乌素沙地歼灭战绿化示范项目基地。穿行在毛乌素沙地腹部,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乌审人民直面风险与挑战,坚定不移打好“红”“绿”两张牌的鲜活实践。
实践活动结束后,张丽萍书记勉励大家:“同学们作为新闻系的学生,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在基层实践中接受思想教育,要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洞察国家大势,追随时代脚步。”
2023级研究生邬思恬说:“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沿革、国家的变革,亲眼见证乡村振兴带来的基层发展,这是我上过最生动的思政课。”2021级本科生张芷瑄说:“在与老师、同学们共同探讨新闻采集的成果和撰写新闻选题的过程中,我虽然站在一旁,但随着讨论深入,我感觉我站到了一个个新闻现场,站到一个个被采访人物的面前,相信那些记忆深刻的场景与画面终将在我们的镜头和笔下变得鲜活。”2021级本科生梁凯利复盘自己的工作:“乌审的故事很多也很精彩,我们收获颇多,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难以适应快节奏的采访,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视频画面拍摄不理想等,通过这次新闻实践活动,锻炼了‘四力’,开阔了视野,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采访实践,同学们把脚板子踩在泥土地上,以青年人的视角、新闻人的视角感受着乌审旗几代人 “沙里淘金”的奋斗历程和“传红守绿”的生动实践,乌审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也给新闻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
师生合影